來源:研線網 | 2021-07-06 10:53:04
人瀏覽
今天,來給大家盤點一下考研成功率超高的10個專業,看看是哪些專業能夠上榜!
讀研比例30.2%
生物
醫學工程學是一門理工醫相結合的交叉學科,應用工程技術的理論和方法,研究解決醫學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門新興的邊緣科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研究的學科方向主要是
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各類大型醫療設備。
計算機網絡技術包括:數字化醫學中心、醫學圖象處理及多媒體在醫學中的應用、生物信息的控制及神經網絡生物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
本專業培養具備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在生物醫學工程領域、醫學儀器以及其它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產業等部門從事研究、開發、教學及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大型醫療設備在醫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大型醫療設備的操作、維修及管理人員是各大醫院及公司急需的人才。
可在管理機構和國家機關、醫學機構、研究所、大學、國際企業、私人機構等從事工作。
推薦院校
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
2.材料化學專業
讀研比例29.3%
材料化學(MaterialChemistry)專業一般是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學院中的一個專業方向。
材料化學專業所研究的大多跟傳統產業有關,屬于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學科,因此材料化學專業研究的課題沒有那么新潮和熱門,但是在現實生產中,對優秀的材料化學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
比如說冶金行業,在鋼鐵、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效率低、產品質量差、生產過程中浪費嚴重等問題,都需要用材料化學的知識來解決。
推薦院校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安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等。
3.工程力學
讀研比例37.1%
工程力學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力學基礎理論知識、計算和試驗能力,能在各種工程中從事與力學有關的科研、技術開發、工程設計和力學教學工作的高級工程科學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可到土木水利、機械控制、微電子技術、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工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應用等工作;也可到有關的高新技術領域工作(如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新型材料等);還可從事教學工作。
推薦院校
北京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福州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4.中醫學
讀研比例33.3%
本專業培養具備中醫藥理論基礎、中醫學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能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中醫藥學基本理論知識和中醫臨床醫療技能,具備一定自然科學和現代醫學的知識,受到中醫臨床技能和現代醫學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具有中醫各科疾病的臨床診療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推薦院校
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暨南大學、延邊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
5.臨床醫學
讀研比例42.7%
臨床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專業,它致力于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隨著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醫學院校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在全國總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就業方向
主要到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科研等方面工作。
推薦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山大學、四川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第二軍醫大學。
6.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
讀研比例30.2%
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研究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轉化為電力、熱能等二次能源的生產和利用過程;研究人工環境、制冷空調、低溫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科學技術問題;還研究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具有很寬的專業知識面,是一個能源、環境與控制三大學科交叉的復合型專業。
就業方向
從事清潔能源開發、電力生產自動化、能源環境保護、制冷與低溫、空調和儲能、空調與人工環境等領域的設計、研究與管理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推薦院校
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吉林大學。
7.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
讀研比例30.2%
本專業培養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復合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知識。
就業方向
能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材料的制備、材料成型與加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推薦院校
武漢理工大學、長安大學、遼寧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等。
8.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讀研比例30.2%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屬于理科大類,電子信息科學類。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支柱,是一門結合物理學、電子學、光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種學科,對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進行研究的新興交叉學科,與計算機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學、現代測繪技術相互滲透,緊密聯系。
本專業培養具備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應用光學、光電子學以及相關的電子信息科學、光纖通信、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等工作的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與此專業相關的高等院校、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
推薦院校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理工大學等。
9.船舶與海洋工程
讀研比例29.3%
我國已成為世界造船大國之一,船舶制造是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工程建設是我國海洋開發戰略的基礎之一。
作為新世紀高新技術之一的海洋技術近年來發展迅猛,對我國的綜合國力發展有重要影響。為水上交通運輸、海洋資源開發和海軍部隊提供各類裝備和進行海洋工程設計建造,對國民經濟發展及國防建設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工程領域。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礎知識、計算機編程及應用能力,能在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研究、制造、檢驗、使用和管理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推薦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天津大學、湖北海軍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
10.材料科學與工程
讀研比例26.7%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以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為基礎,系統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并將其應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備、結構、性能、應用等方面研究的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包括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領域的科學與工程方面較寬的基礎知識,能在各種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改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高層次、高素質全面發展的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一般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金屬方向多進入鋼企和相關研究院,高分子及非金屬方向多進入陶瓷、玻璃、涂料、家電等行業,多屬大型國企、軍工、民企和科研院校。
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中,偏應用的材料加工和其他一些研究方向,相對找工作容易一些。
由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殊性,讀研的比例相當高。而上述企事業單位提供的研發、技術職位也大多需要碩士及以上學歷。
推薦院校
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中南大學。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想要獲取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