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研線網 | 2020-04-25 09:15:36
人瀏覽
在考研這件事,很多人都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學歷,一些雙非院校的小伙伴會因為自己本科院校不好而苦惱,加上聽很多學長學姐說考研學校有歧視,就更加心慌,所以今天研線菌就跟大家談談考研“出身歧視”的問題。
什么是“出身歧視”?
考研通過初試之后會有復試,在面試環節中導師會對你的背景能力進行考察。如果存在忽視能力優先錄取985/211院校的學生,那么這就屬于“出身歧視”。雖然今年情況比較特殊,但正常年份時考研流程是不會變的,這種擔憂也要提早解決好。
考研真的有“出身歧視”嗎?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在考研學校中,確實有少數院校并不是完全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進行錄取,而是更加偏向本科學校更加優秀的學生,可這種情況不多,而且更不會有學校明目張膽的吧這樣的信息收錄在招生簡章里。但不排除有些院校搞些“小動作”,比如今年年初被爆料的“寧夏大學”壓分情況,目的就是減少一志愿上線人數,調劑一些本科較好的優質生源,這種行為就是妥妥的出身歧視。
就算沒有明顯的歧視行為,在考生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導師很大程度上也會選擇本科學校更加優秀的考生。導師也不是評判機器,如果換做是你,在同等水平下是不是也會選擇本科更加優秀的考生呢?
那么問題來了
雙非考生如何避免報考這類學校,萬一遇到了,又該怎么辦呢?以下幾招請記好!為了避免復試遇到“出身歧視”那么最好的就是選擇一所信息公開透明的院校,其實院校官網上的信息大有玄機。
查看該學校的報考人數和一志愿的錄取人數,由于考研試卷大部分都是本校判卷,所以就會出現壓分的情況,如果報考人數多一志愿錄取人數相對較少,那很可能就是想要優秀的調劑生源。
總分的組成情況
因為總分要根據初試分數和復試分數進行組合,而且初試十分公平,沒有歧視的存在,所以為了減少面試被歧視的可能,選擇報考復試成績占比不會太高的學校更加的保險。
復試成績占比
和第二條相似,復試中包含筆試和面試,只要面試占比不過分的高,那么風險也很小。
擬錄取名單
擬錄取名單的重要性不用研線菌多說了吧,擬錄取名單中調劑生占比需要了解,是否存在大量初試分數不低但是因復試成績不高而落榜的考生更要著重觀察。
調劑方案
調劑方案中有的時候會寫明優先錄取985/211學校或者錄取很多調劑過來的學生,那么該校很可能更傾心于本科學校優秀的學生。
詢問學長學姐
還有什么比問學長學姐更直接的嗎?建議大家問問考上該校的前輩,他們的同學中有多少雙非院校考上的,還是這樣最直接明了。
寫在最后
打鐵還需自身硬,相對來說越好的學校就越公平,因為他們不缺乏優秀生源,想要的無非就是實力強悍的考生,所以你能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想要在復試中真正的告別歧視,那么你在初試中的成績越好,就越能減少面試歧視的可能性。雙非院校的學生成功考上985/211的研究生也并不是什么個例,你的收獲和你的努力是成正比的!
責任編輯:yd
關鍵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