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馬原重難點精華知識點(3)

感性中滲透著理性的因素。比如,具有不同知識背景(理性認識不同)的觀察者觀察同一事物,會得出不同的觀察結果,即觀察結果里有不同知識背景的影響。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重難點精華知識點(4)

決定商品價值量的,不是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以不能說,一個人越懶,越不熟練,他的商品就越有價值)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重難點精華知識點(5)

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當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時,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關系便被掩蓋了。(即:利潤掩蓋了剩余價值和可變資本的關系)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重難點精華知識點(6)

馬克思主義主要由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組成部分構成。這三大組成部分分別來源于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最終升華為馬克思主義。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重難點精華知識點(7)

在我國,很多農民加大種植密度,作物很容易生病。在國外,同樣的作物品種種植密度低,不易生病,而且單株產量高,質量高。這說明: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方法論重點總結(1)

(近似、能動、原形)意識是對客觀存在近似的、能動的反映;任何意識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都能從客觀實在找到原形,也即沒有被反映者就沒有反映。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方法論重點總結(2)

(客觀性)聯系是客觀的,凡真實的聯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們可以從事物的固有聯系中把握事物,但決不能用臆想的聯系代替真實的聯系,否則將陷入詭辯論。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方法論重點總結(3)

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構成成分在空間的排列組合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方法論重點總結(4)

現象和本質的區別與對立具體表現為:其一,現象是個別的、片面的。本質是同類現象的共性。其二,現象是多變的,易逝的;本質是相對穩定的。其三,現象表現于外,是表面的,可為...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

2019考研政治:馬原方法論重點總結(5)

(能動性)主體反映客體的過程就是主體獲取并加工、處理客體信息的過程,需要發揮人的信息選擇機制和信息重構機制的作用。

來源: 網絡

2018-09-0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