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 2018-10-17 17:49:07
人瀏覽
在聯考邏輯中有一類題型叫論證的前提假設,它是指論據到論點之間隱含的假設,一般分為充分性假設和必要性假設,前者是指由題干已有的論據加上它以后,論證就一定能成立,必要性假設是指論證成立的必要條件,少了它論證就不能成立。在考試中,必要性假設是考查的比較多的一類,對于考試中簡單的題,往往我們讀完題干就大致能找到必要性前提,而對于難一點的題,常常會在幾個選項之間不確定,針對后一種情況,一般建議采用否定代入法來辨別干擾選項。它是指將疑似選項否定后,代入到題干的論證,如果論證不成立,那么該選項一般就是正確選項,反之,就不是。
下面通過一道題來看看必要性假設如何去做。
【例題】
萊布尼茨是17世紀偉大的哲學家。他先于牛頓發表了他的微積分研究成果。但是當時牛頓公布了他的私人筆記,說明他至少在萊布尼茨發表其成果的10年前就已經運用了微積分的原理。牛頓還說,在萊布尼茨發表其成果的不久前,他在給萊布尼茨的信中談起過自己關于微積分的思想。但是事后的研究說明,牛頓的這封信中,有關微積分的幾行字幾乎沒有涉及這一理論的任何重要之處。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萊布尼茨和牛頓各自獨立地發明了微積分。以下哪項是上述論證必須假設的?
A.萊布尼茨在數學方面的才能不亞于牛頓。
B.萊布尼茨是個誠實的人。
C.沒有第三個人不遲于萊布尼茨和牛頓獨立地發明了微積分。
D.萊布尼茨發表微積分研究成果前從沒有把其中的關鍵性內容告訴任何人
E.萊布尼茨和牛頓都沒有從第三渠道獲得關于微積分的關鍵性細節。
【正確答案】E。
【解析】論點:萊布尼茨和牛頓各自獨立地發現了微積分。論據:牛頓在筆記里說明他在萊布尼茨發表成果的10年前已經運用了微積分的原理,牛頓寫給萊布尼茨的信中,沒有涉及微積分理論的任何重要之處。題干的論據只能說明兩人都沒有從對方那里獲得有關微積分的信息,要想得到“他們獨立的發現了微積分”,就必須假設兩人都沒有從別的地方獲得有關微積分的細節,這樣結合已有論據,才能說明是“各自獨立發明”。C選項否定后,“有第三人早于他們倆獨立的發現了微積分”,這并不能說明他們二人就不能獨立的發明,問題的關鍵在于他們是否從第三人那里獲得過信息,因此該論證仍然是成立的,所以C不是必要性假設 。
否定代入法能夠比較好的判別干擾選項,但運用時需要注意一點,不是任何選項否定代入后,論證不成立了,就一定是正確答案,還需要注意前提假設不只一個,不能執著于你想到的這個,要知道如果某個選項更好的結合了論據和論證,那么往往它才是正確選項,就不選與論證關聯度不大的選項 。
責任編輯:hll
關鍵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