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 2018-09-06 14:28:49
人瀏覽
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發布“2019
考研政治: 常見短語中蘊含的
馬原哲理(2)”,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11、本末倒置
解析:這是違背了矛盾主次方面關系的原理,不分主流與支流,主次顛倒。又如,“喧賓奪主”、“得 不償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屬此類。
12、唇亡齒寒
解析:體現了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如同唇齒相依。又 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 同屬此理。
13、竭澤而漁
解析:這個成語體現的是一種違背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它看不到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的關系。只顧眼前利益,忽視了事物前后相繼發展過程的長遠利益。又如,“殺雞取蛋”、“毀林種 田”等,同屬此類。
14、看相知命
解析:這個成語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把兩種互不相干的事情強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種“聯系”。 又如,“喜鵲報喜,烏鴉報喪”、“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屬此類。
15、故步自封
解析:這個成語是形而上學的觀點,它看不到事物的變化、發展,而是用靜止的觀點對待事物。又 如,“因循守舊”、“墨守成規”都屬此義。
16、水滴石穿
解析:這個成語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原理,即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的變化。又如,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鏤”等,同屬一理。
17、適可而止
解析:這個成語體現了適度的原則。由于只有在一定的范圍和限度內,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質, 所以,當我們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時,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內,這就是掌握尺寸, 堅持適度。又如,“過猶不及”、“物極必反”等都是這個道理。
18、瞎子摸象
解析:這個成語反映了只認識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現象,而未認識事物的本質。它告誡我們①看事 物要堅持全面觀點,克服片面性;②要獲得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占有感性材料必須全面完整;③要 透過現象去認識事物的本質。
19、杞人憂天
解析:這個成語的錯誤在于否認物質運動的是有客觀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的為轉移。
20、聲東擊西
解析:事物的現象有真假之別,“聲東”是假象,“擊西”是真象,其本質是迷惑敵人,保存自己。又如,“欲擒故縱”、“圍魏救趙”、“項莊舞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等,同屬此理。
責任編輯:gh
關鍵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