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佳鵬博士 | 2018-09-26 10:41:19
人瀏覽
社科賽斯考研政治教研老師——李佳鵬,為大家解析時事政治,幫助大家備考考研政治,下面是
"中美貿易戰(zhàn)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介紹:
李佳鵬,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東北亞國際關系、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曾發(fā)表多篇會議、期刊論文,社科賽斯
考研政治青年教師,多年相關專業(yè)考研、考博一線教學經驗。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中美關系一直是最重要的一對雙邊關系,而中美的雙邊經貿關系則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近年來,中美雙邊貿易額的不斷增長,領域不斷深化,中美兩國均在雙邊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但巨大的收益也帶來了雙方在經貿領域的激烈競爭,兩國在貿易領域的摩擦也逐漸增多。
一、中美貿易戰(zhàn)始末
特朗普自上臺以來,一直對中美貿易中美國對華的貿易逆差耿耿于懷,反復強調美國在雙邊貿易中的“受害者”地位,企圖扭轉美國對華貿易中的逆差。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于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對從中國進口約600億美元商品大規(guī)模加征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yè)對美投資并購,此舉普遍被視為2018中美貿易戰(zhàn)的起點。隨后,作為還擊,中國商務部3月23日7點發(fā)布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的約3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中美雙方的貿易戰(zhàn)由此開始。截至目前,中美雙方共經歷了四輪談判和多次激烈交鋒,主要過程如下表:
二、美國單邊挑起貿易戰(zhàn)的動機
中美貿易摩擦存在已久,雖然中美之間曾爆發(fā)過數次貿易戰(zhàn),但本次貿易戰(zhàn),不論是從烈度,還是從范圍來看,都是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特朗普政府本次單邊挑起中美之間的貿易戰(zhàn),除美國所謂的“巨大逆差”外,還有多方面原因。
1.對“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忌憚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科技最發(fā)達的國家,美國始終保持著對其他國家的科技優(yōu)勢。科技力量是美國賴以維系其霸權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2015年,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瞄準了高科技領域。而縱觀本次貿易戰(zhàn)中,特朗普計劃對中國加征關稅的清單,大多瞄準的是《中國制造2025》中十大重點領域。這實際是美國針對中國一系列高科技行業(yè)的阻擊戰(zhàn),根本目的在于阻止中國產業(yè)升級和技術進步,繼續(xù)維持美國高技術產業(yè)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2.在經濟領域對中國進行遏制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非合作有聲有色的開展,中國已經開始不斷的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全球治理貢獻出力量。然而,在美國看來,中國已走上所謂的“修正主義道路”,對美國主導下的全球政治經濟秩序進行挑戰(zhàn)。在特朗普上臺后的首份《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中,中國被定位為美國“戰(zhàn)略上的競爭對手”,不難看出,美國已將中國視為其霸權地位最大的挑戰(zhàn)。本次貿易戰(zhàn),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在經濟領域對中國進行遏制。
3.國內政治的需要
今年11月,美國即將迎來中期選舉。在上任之初,特朗普曾承諾要解決對華貿易逆差的問題。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jié)點上,特朗普選擇發(fā)動貿易戰(zhàn),明顯是為了迎合選民意愿,擴大自己的票倉,以穩(wěn)固自身的執(zhí)政地位。
三、中美貿易戰(zhàn)將走向何方
總的來看,中美貿易戰(zhàn)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至少是美國中期選舉結束之前不會有太多緩和的余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政府也將意識到在經貿領域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兩傷”。在長期的經貿交往中,中美兩國對于處理貿易摩擦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默契,所以本次貿易戰(zhàn)不會上升成全面的經濟戰(zhàn)。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總體趨勢還是對中國較為有利的。中國一方面應保持足夠的戰(zhàn)略定力,另一方面,要不懼來自美國壓力,對美國不合理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予以堅決的回擊,方能平穩(wěn)解決本次中美貿易摩擦。
責任編輯:superadmin
關鍵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