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 2018-09-06 16:38:00
人瀏覽
在廣大考生的期待和關注當中,2018考研政治的
考試大綱終于公布。考研政治和其他公共課相比,每年的
考試大綱都會有所變化,這是政治這門課程自身特點所決定,但縱觀歷年歷次考試大綱的修訂,我們可以知道,2018考研大綱的變化不應該被過分夸大和解讀,而應該理性看待大綱變動,因為大綱只是作了一些修訂,絕大部分考點內容沒有改變。
就今年考試大綱修訂,相對而言,新增考點或說變化較大的是毛中特這門課,思修幾乎沒什么變動;史綱變動也主要體現為考點順序的調整,當然也增加了幾個點,如"總結歷史經驗,迎接全國性抗日戰爭","大后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活動"等,這些考點和今年是全面抗戰80周年的時間截點有關,即使不增加,也應在今年的復習備考或上課過程中被重視。馬原很多章節考點有調整,但仔細觀察考點變化后就會發現,幾乎沒有實質意義的調整,考生完全可以按照已有的復習框架進行下一步的復習。
下面重點看看毛中特的變化,因為相對來說,這門課程的變動更具有實際意義。對于毛中特考點的變化,應該分別對待,第一,如果只是考點在課程中出現的順序作出調整,這是出于課程體系更為科學合理闡述理論的需要,對于考生而言并無實質意義,因為不論在哪個章節出現都是需要掌握的,這類考點變化有好幾處,如:將原第六章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內容上移到第一章,這完全是出于課程理論闡述上的調整,因為第一章是導論、總論,講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總體框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之一,放在總論中加以闡述更符合理論展開的邏輯。
第二,有些考點看似新增,但實際卻一直是考試和上課的重點,比如新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體現了全面、聯系的觀點,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等觀點,這些內容看似新增,但實際在2016
考研政治的馬原分析題中早已對其進行過考核,因而也不需要過度解讀。再如第八章新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內容,這個考點在2017
考研政治的
毛中特分析題也已經考核過。十二章新增的"加強黨內監督"十年前也考過,當然現在對此有些新的表述,這些在時政課程中可以體現。
責任編輯:gh
關鍵詞閱讀